We'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-07-28.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!
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
cover of episode E215 厌离,是一种高级的懒

E215 厌离,是一种高级的懒

2025/4/9
logo of podcast 炑星迹

炑星迹

AI Deep Dive Transcript
People
C
Cen
R
Rio
Topics
Rio: 我从朱倍贤老师2024年3月2日的开示分享《厌离是高级懒》中获得启发,这期播客将探讨‘厌离’和‘懒’的新视角,并非比较哪种‘懒’更高级,而是以轻松的心态看待不同的观点,体验念头的发生、停留和灭去,以及心的状态。 Cen: 放下不是一个动作,而是看见了习惯性的抓取后自然产生的反应。厌离分两层:概念性厌离(主动产生厌离感)和实证性厌离(透过观察现象而产生厌离)。佛法中‘厌离’常被误解为不健康的情绪,实则它与‘贪’一样,是轮回的驱动力。“高级懒”是指对强求、控制感到疲劳,对事物丧失兴趣,并非失去正知正念,而是乐于简化,保守精力。产生“高级懒”需要一个过程,即反复观察到自身重复的现象和心理状态,从而产生厌倦。厌离源于对自身身心状态的反复观察,发现重复模式,从而产生厌倦。简化生活并非强迫,而是源于对自身需求的真正认知,从而产生自然而然的厌离。“高级懒”并非刻意简化,而是自然而然地厌离束缚,从而获得自由和更多选择。减少囤积感是内在到外在的全方位行动,源于对自身需求的正确认知。思想简化需要停止并观察念头,才能自然而然地产生观点上的转变。“高级懒”包含精进,需要不断观察身心实相。“高级懒”的外在表现是懒得抱怨和解释,内在表现是懒得解释自己。“高级懒”是真实地做自己,是尚未形成自我的人的状态,不在乎外界的评价。“懒得解释”的前提是通过实践和经验,不断观察身心实相,从而产生高级懒。“高级懒”中的“懒”是一种快乐,源于离苦得乐的本性。“高级懒”并非丧失价值判断能力,而是更清晰地认识到情绪反应与解决问题的关系。“高级懒”是偷懒地活在当下,不执着于过去和未来,是自由和平安的状态。我们不断地出生和死亡,就像心刹那生灭一样,而习惯性的抓取让我们迷失。厌离是看见更高品质的快乐,从而对低品质的快乐失去兴趣。“高级懒”并非涣散,而是让心变得透明、宽广,在省力中变得清醒。涅槃并非遥不可及,而是当下就能感受到的,随着解析能力的提升,我们会越来越知道什么该放下。修行方法如同交通工具,最终目的是到达目的地,而方法本身并非目的。“高级懒”是放下习惯性的抓取,是一种新的视角。

Deep Dive

Shownotes Transcript

这期的分享来源于朱倍贤老师 2024.03.02 的一次开示分享《厌离是高级懒》。

原本你习惯性地抓取,为什么忽然之间愿意放下?」

由分享里的这个问题开始**,我和 Cen 一起来聊一聊对于「厌离」,对于「懒」的新的取角,以及我们愿意如此的偷懒的前提是什么?**

新的角度的选取并非在比较什么样的「懒」才是更高级,而是带着一种轻轻松松,慵懒的心,来看待一些可能没有怎么接触的观点,可能觉得不理解的观点,可能觉得非常有够共鸣的观点。

也不用着急去进入这些「觉得」,去评估、去定义,可以就懒洋洋地,看着这些念头,看着这些动作,它们的发生、停留和灭去。体验它们的重复和心的状态。

Rio 2025.04.09 ——

时间戳:

  • 00:31 分享缘起
  • 00:54 开篇问题:为什么愿意放下?
  • 02:43 对「厌离」这个词的误解
  • 07:11 对「懒」这个词的惯性理解
  • 09:11 「懒」的前续步骤
  • 12:33 「乐于简化」并非强迫性的
  • 17:56 自我囤积感的减少
  • 19:00 思想简化的前提
  • 22:52 懒里面的精进
  • 23:34 懒的外在表现
  • 23:34 懒的内在表现
  • 26:44 「懒得去解释」是恰当的行为吗?
  • 29:22 懒里面的乐
  • 30:30 新语境下的「懒」
  • 33:23 懒并不丧失判断和决定的能力
  • 35:50 你是如此的偷懒
  • 38:48 我们的自我寻找
  • 43:11 成为还没有形塑而成的自己
  • 44:35 我们为什么会愿意厌离?
  • 48:31 当下的厌离
  • 49:00 修行不同的「取角」
  • 54:46 感恩大家的收听
  • 55:48 感恩音乐:Happiness is here and now - Plum Village Cover

——

✍️ 播客相关

炑星迹文章:

炑星迹视频:

——

🎉 我们的其他分享:

感谢大家一路同行,祝愿大家天天平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