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個新聞所畢業生,挖掘生活中有趣的哩哩叩叩。每個月會從一個關鍵字出發,透過聲音報導/專訪/讀書會/閒聊,用不同角度走近一個議題,敲開議題的大門。 🗣 我們是誰 Shawn,現居上海,數據新聞記者
要開天窗了?做得出來嗎?人(受訪者)呢? 以上三句話,是Sophie在企劃六月「謊言」的節目時,內
手機是我們更換較為頻繁的電器,然而這些廢棄電子產品在被我們拋棄後,會落入何處呢? 是被回收利用? 還
「我看到了一隻棕色的熊,在便利商店排隊。」 聽到有人這麼說,你覺得這是實話還是謊言?波蘭作家 Ol
真相只有一個,但事實卻有很多個。仔細檢驗不同角度的事實,即是查核的工作。 六月主題「謊言」的第二集,
六月主題「謊言」的第一集,我們閱讀韓國作家金琸桓的小說《謊言:韓國世越號事件潛水員的告白》。這本書以
在前兩期節目中,嘉賓們都提到,我們需要更好地瞭解自己,才能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。 而重視過去則是重新認
五月的主題「職涯規劃」,在過去幾集,我們在《失控的努力文化》中理解工作的意義,也訪問了職業規劃師,從
不管你喜不喜歡唸書,在臺灣,許多人18歲以前的校園生活,是一路被考試和讀書推著走,我們跟著既定的升學
你是否曾一邊大喊「我不想努力了」,一邊任憑手指飛快地打著鍵盤? 這個例子來自Brenda的分享,是
產後憂鬱系列迎接最後一集,從讀書會、專訪到聲音報導,我們以一個月的時間圍繞這個題目展開討論,並在最後
「我覺得自己處在一個極度悲觀的狀態,整個人的腦袋裡面都是黑色的,就算看到可愛的嬰兒,我也笑不出來。」
錄音一開始,烏烏醫師對平均25歲、尚無任何孕產經驗/規劃的哩哩叩叩團隊,丟出一個犀利的提問:「為什麼
本期節目是四月「產後抑鬱」主題的第一期節目,我們一起閱讀了英國作家蘿拉‧杜奎爾(Laura Dock
這是哩哩叩叩在三月的最後一集節目,也是哩哩叩叩第二季最後一集節目。第二季從2021年3月4日開始,在
921地震20年後,房屋被重建了,那受到創傷的心呢?本集,我們邀請Ava來到節目中,分享她的報導論文
如果書店架上放著一本書,封面印著「教育」兩個大字,感覺被讀者拿起的機率不大,因為......好像有點
本期節目聊了去年的熱門動漫《奇巧計程車》,司機小戶川熟悉城市路況,吐槽乘客的心聲,計程車裡,有著城市
就讀研究所的感覺就是,外面的人很想進去,裡面的人很想出來。我們三人作為研究生同學,因為讀書而結緣,也
鐵道與火車,對多數人來說只是普通的交通工具,但在鐵道愛好者的眼裡,卻是蘊含滿滿故事的寶藏。這集節目,
悲傷、痛苦、抑鬱時的時候,找個沒人的空間放聲大哭、將自我封鎖,用菸酒消愁、或是找個人聊聊,找個心理諮